近年来,省财政厅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的部署要求,以建设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为抓手,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加快推进“大黄山”旅游目的地建设,努力打造引领安徽旅游走向国际的“桥头堡”。制定完善《安徽省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办法》,将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作为一般性转移支付,用于提高重点生态县域等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继续安排省级“大黄山”4市旅游发展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支持特色旅游名镇及国家级旅游商品等品牌创建,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持续加大对文化领域投入力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1849.5万元,重点支持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以及徽剧、徽州三雕(木雕)、黄梅戏等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资助4市342位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助推皖南文化旅游事业发展。
争取中央财政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5.18亿元,支持皖南四市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相关工作。安排沿江安庆市、池州市专项引导资金3.58亿元,支持开展长江经济带“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重点支持保护和利用岸线资源等工作。持续支持推进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建设,及时拨付补偿资金支持黄山市、绩溪县加大对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绿色发展等相关项目建设的投入力度。
聚焦皖南地区的徽派建设等旅游资源要素优势,加力支持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聚焦推进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持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支持黄山、宣城、池州、安庆等地的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农村道路以及高铁、机场等建设,加快构建“大黄山”片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