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市简报:市检察院:为创建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检察力量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宣城日报 发布时间:2022-12-25
        [ 字体:]

        法治是培育营商环境的重要土壤。

        今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坚持在大局中谋划、推进检察工作,将省委“一改两为”精神落到实处,做实做细做好检察服务工作,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聚焦关键点,不断推进工作创新

        今年年初,由市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全市首例侵犯商业秘密案一审宣判生效。在办理该案件时,我市检察机关既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更依法全面保障涉案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各项权益,在准确认定案件事实基础上,积极回应涉案企业的法治诉求,认真贯彻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在打击与保护中寻求平衡,实现了双赢多赢共赢的局面。该案被评选为2022年安徽省检察机关助力打造一流法治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多次被最高检、检察日报等平台和媒体深度宣传报道。

        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在开放与竞争并存的市场环境下,商业秘密往往是企业的“核心财富”,也是守护企业创新发展环境的关键。

        为持续推进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力度,今年9月底,市检察院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落实加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双方在协调会商、信息共享、共享专家资源等14个方面达成共识,全力落实“府检联动”,共同推动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今年11月初,市检察院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安徽炫弘数控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宣纸集团公司、安徽宣酒集团、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分别设立“商业秘密保护示范点”。

        “四家企业的商业秘密中有传统技艺,也有高新技术,我们以设立示范点为引领,以办理的相关案件为切入点,不断加强行政执法和司法办案联动协作,持续提升商业秘密保护工作效能。”市检察院三级高级检察官陈绍君介绍。这是全市首批设立的“商业秘密保护示范点”,“企业主导、多方联动、行刑衔接”的商业秘密保护机制自此建立。

        一步一步深入推进,高压态势贯穿始终。一年来,我市检察机关创新实行知识产权案件市域范围内集中管辖。市检察院突破区域、层级、部门限制,实行“负责人+核心成员+N”的模式组建知识产权专业化办案团队。一年来,在打击侵权假冒行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全市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逮捕案件9件14人,批准和决定逮捕7件10人;受理审查起诉54件121人,提起公诉17件30人。办理的聂某某等人假冒注册商标案入选全省检察机关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典型案例。

        刚柔巧用劲,营造良好司法环境

        近年来,我市检察机关积极探索,坚持刚性司法与柔性服务并举,依法打击涉企刑事犯罪与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并重,综合运用批准逮捕、审查起诉、公益诉讼等举措,力求为企业经营解决相应司法诉求提供更多可能性。

        今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持续加大对强迫交易、寻衅滋事等侵犯市场主体犯罪的打击力度,依法起诉相关犯罪128人。同时,对经营中涉嫌犯罪的民企负责人和科研骨干坚持慎捕慎诉,慎重发布涉罪企业信息,最大限度保障企业正常运营。全年共对涉企涉罪人员慎重采取强制措施,依法不批捕16人、不起诉71人。

        司法办案百分之一的错误对涉案市场主体就是百分之百的伤害。为实现对涉企诉讼活动的精准监督,市检察院有效利用抗诉、检察建议等多元化方式,做到及时审查、及时处理、及时答复。针对侵占企业财产有案不立和利用刑事手段插手经济纠纷等问题,加强立案、撤案法律监督。围绕案件久办不结等问题,联合公安机关开展涉经济犯罪案件“挂案”专项清理,监督清理“挂案”29件,努力让涉案企业摆脱诉累。深化涉民企虚假诉讼和执行监督专项活动,办理专项监督案件140件。妥善办理上海车牌系列虚假诉讼案,为案涉43家民企挽回巨额经济损失。

        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营造。市检察院对内聚合各基层检察院力量,对外加强与司法、市场监管等部门的联系沟通,合力护航企业发展。与市工商联联合印发《关于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工作站职能作用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坚强司法保障。在推进企业合规整改工作方面,全市检察机关均成立了企业合规问题研究指导工作领导小组,还联合市工商联等9家单位建立了市级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全年探索办理合规案件7件。积极回应社区矫正对象外出生产经营需要,联合市司法局制定涉民企社区矫正对象外出生产经营活动管理办法。

        一线听诉求,持续呵护企业成长

        “非常感谢市检察院开展的这次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让我们感受到了检察机关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的用心。”在市检察院“检察官进企业百日体悟实践”活动总结会上,宣酒集团总经办主任王雨宇动情地说。

        今年7月,我市检察机关开展“检察官进企业百日体悟实践活动”,全市两级检察院共选派8名工作经验丰富、专业功底扎实的检察干警到企业驻点工作。“‘检察官进企业百日体悟实践’是一个活动载体,促进了检企常态化交流机制的建立,将有利于我们检察机关更好地为营商环境提供检察方面的司法保障。”市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谢斌说。

        到企业生产经营一线去“问诊把脉”,把司法服务的工作做在企业最关键、最急迫、最要紧的地方和时候。近年来,全市检察机关以企业“最需要什么样的法律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创新完善工作机制,不断延伸服务触角。特别是以在市工商联设立的服务民营经济工作站为载体,搭建检察机关服务民营企业“直通车”平台,做好民营企业涉法涉诉法律服务、法治宣传等“一站式”服务。为积极帮助企业提升法律风险防控能力,市检察院用好控申窗口、12309检察服务平台、96309服务民企热线等平台,开通涉民企法治诉求直通车,健全完善民营企业家直接约见检察长和检察长赴园区、企业现场办公机制。2022年,全市民营企业家约见检察长26人次,两级检察长主动走访企业100余家。同时,两级检察院深入企业开展法律服务、法治宣讲,增强企业防范经营风险意识。在走访或办案过程中,认真梳理总结发案趋势和特点,针对企业在各类侵权案件办理中的薄弱点,帮助受害企业完善管理制度,取得良好成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